2020年12月8日,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研發的“一種用于檢查評價干旱荒漠景觀區銅鉛鋅異常的新方法”喜獲國家發明專利。
該技術是中心方維萱研究員帶領的研發團隊歷時多年,針對干旱荒漠景觀區銅鉛鋅異常檢查評價和找礦預測應用研究后成功獲得的。
該研究團隊針對傳統化探的礦致異常和非礦異常的鑒定和識別技術難題,在分析和解譯1:5萬水系沉積物地球化學成礦元素異常和成礦元素組合異常的基礎上對異常進行分類排序,基于還原性盆地流體演化過程中產生特征的地球化學異常,采用構造巖相學、礦物地球化學巖相學思想和研究方法,通過該項技術圈定疊加異常以有效區分礦致異常和非礦異常,提交供工程驗證的重點找礦靶區,為干旱荒漠景觀區銅鉛鋅異常檢查評價,提供了精確找礦預測的高效方法。該項技術對于干旱荒漠景觀區銅鉛鋅成礦區帶隱伏礦床具有顯著的發現能力。
2014年以來,在國家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和整裝勘查區找礦預測與技術應用示范等項目的聯合支持下,該技術發明得到了持續性研發并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緣、內蒙古等地開展了找礦預測應用研究,取得了顯著的找礦預測效果。
(礦山生態環境資源創新實驗室供稿)
上一篇
下一篇
一種用于檢查評價干旱荒漠景觀區銅鉛鋅異常的新方法獲國家發明專利
新聞詳情